advertisement

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去年公布2017年癌症數據,升幅最高正是前列腺癌,按年升17.2%達2240宗,首次突破2000大關,近這20年飇升接近4倍,成為男性最常見癌症的第三位(1,2)。

到底被視為「男人最痛」的前列腺癌,如何解讀患病的徵狀、診斷,以及治療方案?今次邀請泌尿科專科醫生馬偉傑逐一解答。

 

患上前列腺癌是否以年長人士為主?

馬:患者以年長男性居多,一般多在50歲以上男士。根據醫管局統計數字,26每位男性便有一位於人生中有機會患前列腺癌(3)。

 

前列腺增生會演變成前列腺癌?

馬:不會,兩者並無關係。50歲後的男士出現前列腺增生十分普遍,屬於良性前列腺肥大症,增大的前列腺會壓迫尿道,令男士出現夜尿、漏尿、尿頻、弱尿等常見徵狀(4)。而前列腺癌患者也有機會出現相似病徵,如排尿問題,但成因屬於前列腺細胞有不正常生長而成,而癌腫瘤位置往往生長在前列腺周邊,未必會導致前列腺腫大至壓迫尿道,因此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初期沒有特別病徵,甚至沒有排尿問題(5)。

 

傳統上,有什麼檢查方法確診前列腺癌?

馬:由於癌細胞的質感,一般是實、硬、不對稱。一般醫生以「直腸指檢」作初步檢查,會戴上手套,用手指伸入患者肛門,以檢查在直腸附近的前列腺大小、形態和質感有否異常(6)。

除了直腸指檢,醫生會為合適的男士進行血液「前列腺特異抗原 (PSA)檢查」,為患者檢測血液中的PSA。一般PSA數值數值高於 4 ng/ml則屬於患前列腺癌機會偏高,而PSA數值越高,代表患上前列腺癌的機會越大(7)。

同時須配合患者年紀、以及排除患者並沒有其他泌尿系統問題,因為良性前列腺增生、尿道炎、曾經插尿管等,均有機會令PSA值升高(6)。

以往一般懷疑個案會進行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組織檢查(簡稱前列腺穿刺活檢)(8),用穿刺槍穿過直腸壁進入前列腺,在不同位置取出約10-12針前列腺組織樣本進行病理化驗。患者需要承受併發症及細菌感染的風險,例如尿道感染、肛門出血,甚至敗血症(6,9)。

然而,穿刺活組織方式準確度並非百分百,猶如一個表皮完好,但內部有腐爛的香橙,若從表面透過抽針方式,未必完全確定腐爛位置。故此,一旦腫瘤生長在前列腺較前或非典型位置,則難以抽到足夠組織作檢查,準確性大概七成(10),有機會出現漏網之魚。

 

近年醫療科技不斷創新下,是否有更準確的檢查方法?

馬:除了PSA檢查外,近年醫生會透過「前列腺健康指數血清檢查(PHI)」為病人進行檢查,只需透過驗血檢查,若然指數低於23,則患癌機會極低(11)。由於PHI是結合三種PSA檢查後運算出的數值,可提升診斷的準確度(12)。

另外,近年新世代的磁力共振結合超聲波技術,影像分析能力提升,以超聲波顯示前列腺的實時影像,同時磁力共振導航能檢測出陰影位置,以進行非隨機性的抽針檢查,大幅提高準確度,正好堵塞傳統穿刺活組織檢查下,有近三成患者未被成功確診(10,13)。

 

常聽說「前列腺癌生長速度緩慢」,到底如何正確理解?

馬: 相對不少癌症如肺癌或大腸癌,前列腺癌的生長速度較為緩慢,由初期病發到癌細胞擴散轉移到其他器官,平均年期中位數為8年(14)。但必須以抽針活組織檢測細胞,以「格里森評分」確定癌細胞生長速度,分數越高,就代表抽取部分的癌細胞濃度越高,意味癌細胞比較活躍及擴散的機會較大(8)。

一般格里森分數在6分的癌細胞生長速度較慢,擴散的機會比較低,治療上,可以先作緊密監察,但若然評分在7至10分,則需考慮替患者作即時治療(8)。

 

前列腺癌有得醫嗎?

馬:一般要視乎患者的年齡及身體健康壯況、癌細胞生長速度及是否有擴散到其他部位等,以作出不同的治療方案。

由於部分患者的前列腺腫瘤生長緩慢,會建議先以緊密監察作第一線的治療方案,會安排患者定期進行抽血及抽針檢查,以密切監察病況,如檢測到PSA指數上升或樣本的格里森分數變異的情況,便會建議展開療程(8)。

一般第一及第二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可以選擇進行微創手術,將前列腺癌完全切除,達致根治性的療效(8)。另外,非手術治療包括電療,前者利用高劑量X光殺滅癌細胞,一般療程為30次至40次,為期近7- 8星期。

 

若然前列腺癌已到末期,出現擴散是否無得救?

馬:曾遇上一名患者出現骨痛,經X光檢查確定有骨擴散狀況,而抽血檢查則發現PSA數值超出1000 ng/ml,最後確診是前列腺癌再轉移到骨,屬於晚期前列腺癌(8)。當時患者接受全方位治療,除了傳統的荷爾蒙療法和電療(8),更接受了化療及新一代口服抗癌藥,最後PSA數值回落到個位數字,而且骨痛情況有好轉,可以步行,生活如常。

總體而言,前列腺癌若能及早發現及經適當治療後,存活率十分高(15),故建議男士踏入50歲應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如有不適,盡早求醫。

 

泌尿科專科 馬偉傑醫生

 

即睇更多:go.she.com/3cv4LLe

 

本版面由賽諾菲製藥支持
SAHK.DOC.20.05.0295 (05/20)

 

參考資料:
1. Hospital Authority. Overview of Hong Kong Cancer Statistics of 2017. Available at: http://www3.ha.org.hk/cancereg/pdf/overview/Summary%20of%20CanStat%202017.pdf (Accessed May 26, 2020).
2. Cancer Registry, Hospital Authority. Hong Kong Cancer Statistics: Prostate Cancer. Available at: http://www3.ha.org.hk/cancereg/allages.asp (Accessed May 26, 2020).
3. Cancer Registry, Hospital Authority. Prostate Cancer in 2017. Available at: http://www3.ha.org.hk/cancereg/pdf/factsheet/2017/prostate_2017.pdf (Accessed May 26, 2020).
4.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Prostate Enlargement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vailable at: http://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urologic-diseases/prostate-problems/prostate-enlargement-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 (Accessed May 26, 2020).
5.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Signs and Symptoms of Prostate Cancer Available at: http://www.cancer.org/cancer/prostate-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igns-symptoms.html (Accessed May 26, 2020).
6. Mottet N, et al. Prostate Cancer Guidelines Panel. EAU – ESTRO – ESUR – SIOG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 2019.
7. Gre tzer MB, Partin AW. European Urology Supplements. 2002;1:21-27.
8. Parker C, Gillessen S, Heidenreich A, et al. Ann Oncol Off J Eur Soc Med Oncol. 2015;26 Suppl 5:v69-77.
9. Efesoy O, et al. Turk J Urol. 2013;39(1):6-11.
10. Serefoglu EC, et al. Can Urol Assoc J. 2013;7(5-6):E293-E298.
11. Lepor A, et al. Urol Clin N Am 2016;43:1-6.
12. White J, et al. 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 2018; 21(1): 78-
13. Shoji S. Investig Clin Urol. 2019;60:4-13.
14. Antonarakis ES, et al. BJU Int. 2012;109(1): 32-39.
15.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Prostate Cancer: Statistics. Available at: http://www.cancer.net/cancer-types/prostate-cancer/statistics (Accessed May 26,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