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135544203

早期懷孕(0-12周),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孕婦常有晨吐、噁心、胃氣脹和食慾不振等情況,這時宜少食多餐,保持水分和營養攝取;梳打餅、麵包和熱奶有緩解胃部不適之效;另外,應避免進食油膩、辛辣或脹氣的食物。

懷孕中期(13-28周),早期懷孕的不適會逐漸減少,此時晨吐逐漸消失,食慾增加,孕婦便可以回復正常進餐,但切勿暴飲暴食,使體重劇增。

至28-36周,由於胎兒的位置推壓至母親的胃部,以致母親胃部不適,如有燒灼感覺,此時宜少食多餐,並減少進食鹽分重的食物。

懷孕後期(36-40周),此時胎兒漸下移至骨盆準備出生,孕婦胃部之不適得以緩解,準媽媽又可以回復正常餐量,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

以下的營養素是孕婦不可或缺的︰

蛋白質 - 蛋白質是身體的建築材料,它能助長胎兒發育、組成身體細胞、肌肉和紅血球等組織,而且能維持母親身體健康,補充母體內新陳代謝的需要,促進母親產後康復。

鈣質--豐富的鈣質能促進胎兒骨骼和牙齒的構造及發育成長,而足夠的鈣質可避免準媽媽因鈣質大量流失而引致牙齒脫落和骨質疏鬆。

鐵質--鐵質是血液的主要物質,能增進胎兒造血的機能,有助紅血球的形成。而準媽媽吸收足夠的鐵質,則可補充身體失去的鐵質,預防貧血。

澱粉質--澱粉質能提供熱能,有助胎兒發育,提供準媽媽日常所需之熱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助產後乳汁分泌。

蔬果--新鮮的蔬菜水果蘊含豐富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有助胎兒和母體增強身體之抵抗力。而且粗纖素更可幫助準媽媽排泄,防止便秘。

避免進食的食物︰
.煙、酒、茶、咖啡、可樂等會影響胎兒的神經系統,干擾營養吸收,令胎兒體重過輕,發育遲緩;
.辛辣刺激、難消化的食物,如煎、炒、炸等食物,以免便秘;
.太鹹的食物,尤其是經過醃製的如鹹魚、腐乳、鹹蛋等;
.甜品如糖水、雪糕和糖果等,以免影響食慾,引致蛀牙、過重等;
.調味料重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