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生飛滋」的經驗呢?多久一次?是否經常復發?
四成七港人每半年「生飛滋」一次或以上
早前,港大牙醫學系學生一項調查發現,在859 名的受訪者中,有超過九成人曾出現「生飛滋」問題,而且「飛滋」問題經常復發,有多達四成七人,每半年就會「生飛滋」一次或以上。患者愈年青,「生飛滋」的情況就愈頻繁。
什麼是「生飛滋」?
「生飛滋」,醫學上稱為復發性口腔潰瘍(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是最常見的口腔潰瘍,主要在口腔的軟組織上出現,如牙肉、口唇內側及舌面上;至於「飛滋」種類,可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屬小型,多長於唇或口部黏膜上,通常少於一公分;而另一種則為大型,受影響的面積通常較大,而且潰瘍的情況會更深入,有機會留有疤痕。
「生飛滋」成因?
我們普遍認為,「生飛滋」與熱氣有關,而醫學界則認為「生飛滋」是一個普遍的口腔衛生問題。雖然暫未能找到「飛滋」的明確成因,但推斷可能與口部創傷、感染、遺傳、生活壓力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如精神壓力及內分泌失調導致荷爾蒙分泌不平衡、身體免疫系統失調、維他命C 和E 不足等等。
與維他命C 和E 攝取不足有關?
一項共2,129 人參與的日本研究,內容是比較沒有「生飛滋」的健康人士及過去一年「生飛滋」達4 次或以上人士的營養攝取。研究發現,沒有「生飛滋」的健康人士吸收維他命C 明顯較「生飛滋」的人高
。另一研究亦顯示,沒有「生飛滋」的健康人士血清和唾液中的維他命C 及維他命E水平,均明顯較「生飛滋」的人高。
維他命C、E 有助滋養牙肉
維他命C 能協助抗氧化,加速傷口癒合,對製造骨膠原扮演重要角色,更能促進牙肉健康;而維他命E 同為一種抗氧化劑,除能增強體內的免疫系統外,還能保持細胞黏膜完整。
此外,兩者亦有相輔相承的作用。維他命C 可促進纖維組織母細胞的生長,維他命E 則維持細胞的生長能力。不過,兩種維他命分屬兩大類別,維他命C
屬於水溶性,多數存在於水果中;而維他命E 則屬於油溶性,多數存在於花生、果仁等食物中,兩者並不會在一般的食物中並存,所以較難在單一的食物同時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
及E。
預防「生飛滋」
縱使醫學界暫時尚未了解「生飛滋」的成因,所謂預防勝治療,避免各種誘因便是最佳預防方法:
- 注意口腔清潔
- 進食時,避免咬到舌頭、嘴唇等地方;以及避免進食
容易磨損口腔黏液的食物
- 增強免疫力
- 增加攝取維他命C 及E
資料來源︰註冊營養師陳國賓 (網址:www.hkceces.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