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YouTube創立了15年,影片多不勝數,早已深入民心,惟近年引入的「黃標」機制為人詬病。當被貼上「黃標」,意味著創作者的影片會被平台標為「不適合多數廣告客戶使用」,所以影片不會有任何或只會有少量廣告,大大限制了創作者的營利來源。繼早前出現MeWe「移民潮」後(延伸閱讀:社交平台MeWe懶人包),最近又出現了主打影片分享平台的Rumble,嘗試挑戰YouTube的龍頭地位。雖然目前Rumble在亞洲地區仍未普及,但勝在自由度高,影片無需審查,以下幾個Rumble的優點看看能否吸引你「移民」呢?

轉用Rumble的理由:多個營利來源

不少Youtuber靠營利來源維生,可是一旦被貼上「黃標」,收入將大受影響;而Rumble的創作者收入來源取決於創作者願意放棄多少擁有權。除了廣告外,若創作者願意給予Rumble獨家播放權,有機會可獲1000美元;若影片能夠出現在Rumble首頁,創作者更可獲100美元獎金。

此外,用家亦可在影片上看到創作者所賺到的利潤,收入來源變得透明;用家亦可直接購買影片,為創作者提供多個賺取收入的方式。

若本身已是Youtuber,不妨將影片上載至Rumble,給自己多一個機會賺取更多營利吧!

轉用Rumble的理由:介面簡單易用

Rumble 的介面清晰易用,主頁是熱門影片和排行榜,下方則是各類型的影片推介,同樣有「熱門影片」,「訂閱影片」等功能;而上載的影片亦有發表日期,瀏覽數量,相關影片,畫質選擇等,跟Youtube十分相似!Rumble 更會出現創作者所賺到的利潤,用家和創作者都一目了然。可是,Rumble暫時未有「字幕」功能,也許這就是Rumble暫時未在亞洲普及的原因,若然創作者想自己的影片國際化,相當要自己製作字幕了!

另外,創作者同樣可在網頁或app上傳影片,Rumble 支援1080p的影片大小,你亦可以將影片標示為Rumble 獨家。

轉用Rumble的理由:言論自由 設有討論區

Rumble另一個特色便是設有討論區,用家可以討論和交換影片心得,言論空間更大。不過目前討論區正在維修,要12月7日才會再次開放!

總括而言,Rumble的功能跟Youtube大致相同,而且創作者有更多渠道賺取營利,言論和創作空間更大,的確很吸引。可惜沒有「字幕」功能,國外的用家未能受惠,創作者要自行製作英語字幕,也許會令人卻步,當亞洲影片稀少自然較難打開亞洲用家市場。可見Rumble要在短期內打敗Youtube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除非Rumble推出更多迎合亞洲用家的功能,例如跟Youtube一樣有「字幕」功能吧!不知作為亞洲創作者的你,又會否考慮轉用Rumble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