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誰規定女生一定要柔弱溫婉?

今次she.com特別找來一班「女漢子」,她們是活躍在足球場上的年輕球員,效力於香港不同球會。究竟足球對於她們意味著什麼?即睇這五個踢波的女仔!

 

在訪問開始時,我請這五位球員各自用一句話表達足球對自己的意義。

鐘貝琪(阿K)不假思索地回答,「足球改變我的一生!」作為五位球員當中年齡最小也最活潑的球員,她坦言自己小時候特別調皮,經常跟一些男生去踢波,用她自己的話說,剪男仔髮型、男仔性格、經常跟家人吵架 —— 十足是個叛逆的小孩。

女足球員

而當面對自己遭受到質疑、家人受到侮辱時,那一刻的憤怒與不甘,令這位叛逆小孩一夜長大,足球不再是為貪玩而踢,是為了尊嚴而踢。隨著逐漸長大,通過跟教練、隊員的接觸,也讓她開始反思自己性格的不足,從一個火爆固執的人,慢慢變得理性、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

不過球會就像一個社會縮影,總有灰暗的一面。當年僅21歲的小孩,面對不公平的待遇、看不過眼的事情,她堅信要用最直接最正義的方式講出來,「一定要有人講出來才會有轉變!」回想起最難過的一次經歷,她拳頭緊握,仍然止不住地落淚。

  

下一個作答的是陳詠詩,她是大家公認最有資歷的球員,最令人佩服的是她好似有用之不盡的體力,就如同有超能力一般。「可以唔食飯,唔可以唔踢波」乾脆利落,究竟可以愛足球到幾盡?

女足球員

「一般人跌倒,都會隔幾秒先起到身,而她可以即刻彈翻起身」、「往往踢到最後,我們邊跑邊喘,呼吸急促,而她跑完則是很平靜地在呼吸,沒事一樣!」身邊的師妹們開始逐一分享陳詠詩在球場上的樣子,陳詠詩笑笑,也談起自己受傷的經歷。無論是輕傷重傷,她永遠的第一反應都是「可唔可以踢波」、「幾時可以踢波」,她會用盡辦法讓自己的傷勢以最快速度恢復,「就算腳傷了,仲有手可以動嘛!」

陳詠詩從小跟哥哥踢足球,起初只是踢著玩,後來參加足球推廣計劃,再到進球會專業訓練,一踢就是十幾年。「我中五便出來工作,我一開始已經跟老闆講,自己有踢波,佢都很支持。呢份工我做到現在!」

如果將足球比做戀愛,我想沒有比陳詠詩更長情的告白了。

 

女足球員

與陳詠詩同一球會的張煒琪,從一開始就對足球有著一種篤定的態度,「我只喜歡足球這一項運動,就專心做好」,簡單純粹,保持初心。在訪問時,她講到自己時話不太多,更多的是跟身邊幾位球員的互動。雖然這幾個女生平時都在不同的球會,唯有代表香港隊出戰時才會聚集在一起,而彼此間的默契在外人看來,像是朝夕相處的隊員一般。

女足球員

傅昭文與這幾位球員有些不同,她是三項鐵人出身,中途自己決定轉去踢足球。也許正是這項極富團隊精神的運動,感染到她,令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和父親的栽培,毅然放棄三項鐵人。

她一心想要踢好足球,但一路走來也經歷過不少迷茫,她坦言有兩次最想放棄足球,一次是自己隻身在國外留學,沒有熟悉的朋友在身邊,令原本喜歡的運動也變得索然無味;另一次是與教練理念不合,被迫要在操場跑圈找出合理的答案,也正是那次,她開始明白有一種無力感,是努力付出卻得不到理想結果。

即使中途經歷過一些小插曲,昭文始終沒有放棄足球。談到今後的打算,足球仍然是放在第一順位。

 

女足球員

相比之下,馬澤純(阿純)的經歷是幸運的。她由中學開始接觸足球,雖然家人擔心她的身體與學業,不過阿純以努力證明了自己。如今她成功進入大學,亦代表校隊、球會、香港隊參加比賽,她說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足球帶給她的,她也將在球場上的歷練與成長運用到生活當中。「一場比賽的輸贏,其實早就反應在平時的訓練中。如果大家訓練時已經非常齊心,這樣無論輸贏都是一件開心事;而如果賽前大家的態度都是懶懶散散,沒有時間訓練,其實輸了比賽難過是沒用的,反而要多點反思,想想今後怎樣在訓練的環節做得好一些。」

 

點解女仔不可以踢波?人人都有追逐夢想的權利,慶幸的是她們已經在路上!香港女足球隊員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