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被喻為台劇新高標的寫實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早前已播出大結局,這套台劇不但在故事設定、人物描寫、拍攝手法、演員表現等各方面都得到極佳評價,而故事帶出的各種社會議題更成為市民的討論熱話,引發觀眾對標籤化以及網絡文化的反思。

什麼是惡? 殺人放火是惡,語言和文字也可以作惡。所以,我們與惡,也許已沒有距離。

如何能以同理心去面對困境?如何不被忿怒情感影響決定?如何避免自己不用語言文字作惡?這正是大家的人生課題。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內容簡介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情開始於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兇手李曉明造成九人死亡以及數十人受傷,最高法院宣判死刑。 新聞台主管宋喬安(賈靜雯飾)在這次無差別殺人事件中失去兒子,她與丈夫昭國(溫昇豪飾)本來就因理念不同開始感情變淡,兒子死後兩人的關係更降到冰點,正準備離婚時,因為11歲的女兒行為反常,令貌合神離的兩人必須重新面對身心的傷口。

而李曉明判處死刑定讞之後,他的辯護律師王赦(吳慷仁飾)仍不放棄追查殺人者行動背後的犯罪動機。亦因為他的鍥而不捨,與事件相關的被害者家人、加害者,以及加害者家人的命運,逐步產生無可避免的連結⋯⋯

這套劇隨機殺人案為開頭,對事件中遭波及的所有人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及描寫,劇情深入且真實,深度探究法律、人權、家庭、精神疾病、社會觀感及新聞媒體等議題,以及在事件發生之後,所有關係者如何在跌撞中走出黑暗低谷,重新找回各自生命的節奏。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探討台灣社會議題

近年台灣的無差別殺人事件,包括鄭捷案及小燈泡案都對社會民心造成極大影響。但通常事件經過一輪發酵後便會被遺忘,隨後社會大眾、傳媒和政府機構也鮮有了解事件相關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

《我們與惡的距離》以無差別殺人為題材,邀來金鐘視帝吳慷仁、久未參演台劇的賈靜雯領銜主演。劇本由兩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得主呂蒔媛執筆。呂蒔媛編劇長期關懷社會與人生百態,以劇情筆觸細膩見稱。《我們與惡的距離》正是透過無差別殺人事件為題,站在不同立場的關係者視角,探討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的心理,同時深入探究人權法律的掙扎以及精神病等議題,同時也反思現今媒體的各種亂象。導演林君陽表示:「我們拍這個故事的初衷,其實是想撕掉標籤。我們沒有定義誰是惡、誰是善,想認同誰,由觀眾自己決定。」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兩位主角對劇情的反思 

賈靜雯自2003年後首度回歸台灣電視劇的作品。她在劇中飾演因無差別殺人事件而喪子的新聞台主管,同時在外及內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面貌:在家中她是個因喪子而頹靡不振的母親,與丈夫的感情岌岌可危;在工作上則是一絲不苟的女強人,拉扯在兩個身分之間無所適從。賈靜雯表示: 「關於被害者和加害者,這裡能夠提供不同的視角去看待,現在大家都有很簡單的方式可以表達憤怒,憤怒通常來自於恐懼,但要如何改善這些恐懼?或許只有愛能夠改變。」

吳慷仁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演出為死刑犯辯護的法扶律師。為了維護當事人應有的人權、也為了追求事件的真相而疲於奔命,也使得自己的家庭關係搖搖欲墜。他承認在飾演這個律師角色的過程中,有許多讓他自己也十分迷惘的時刻,甚至在演完之後,自己還是找不到所謂的「正確答案。」他也承認,演了這部戲之後,好像覺得自己做對了什麼,「現代社會對人太冷漠,我們都被社群媒體分化了,不需要思考太多,也無形在傷害彼此之間對愛的定義,很容易去批評別人。所謂我們與惡的距離,在我的解讀來看不是真正的惡,其實是我們跟自己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