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相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提到日本青森,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蘋果。

 

位於青森「津輕」地區的岩木山

 

的確,青森依山傍水,肥沃的土地、優質的水源加上充足的日照⋯⋯這些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令青森出產的農產品品質優良。

 

在城市森林待久了,見到眼前這片稻田,頓覺心曠神怡。

 

早前編輯就跟著「千両傳媒考察團」直擊青森,這是一場與別不同、十分難忘的體驗 —— 我們到訪了稻米田、魚市場、蜜瓜園、蘋果園等等農產品的原產地。這次「務農」的福利,除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再有就是品嚐到最新鮮的海產,清甜的蜜瓜,飽滿的大米,還有獨具特色的青森料理⋯⋯ 即使如今回想起來,味蕾仍覺意猶未盡!

 

當地一家熱門農家飯,所有料理都根據當日食材決定

 

沿路的美食、風景和所見可以用相片紀錄,而今次旅程當中最發人深思的經歷,便是有機會與當地職人的近距離接觸,感受那股專注的力量。

 

 

打漁這畫面只有在電視中看到,這次編輯是站在漁船上,親眼目睹全過程:漁民們根據雷達的監測,先在湖中撒網,夠鐘再一點點收網,過程漫長!

 

從小川原湖打撈的公魚和白飯魚會在魚市場進行競投。當地人會將公魚油炸來食,佐酒最佳;而白飯魚則是落些醬油生食。

 

自成一角、面朝大海的工作台

 

 

唔講唔知,青森每年出產帆立貝的產量為日本全國第二,僅次於北海道,帆立貝又大又靚,味道較北海道的更為鮮甜濃郁,若有機會來青森旅遊,絕對要食夠先走!

 

擁有68年歷史的野邊地町帆立貝養殖場位於陸奧灣東南面,多年來沿用「撤苗法」於海床飼養稚貝,模仿自然環境讓他們慢慢成長。

 

據部長長杉山正先生的介紹,青森縣的帆立貝養2年便可以食用,根據貝殼上一圈圈的輪數來辨別它的「歲數」。如果用肉眼分辨天然與養殖的帆立貝,只需要看貝殼,外表光滑的為天然生長,凹凸不平甚至有一些污漬的則是養殖的帆立貝。

 

我們即場試了當地人烹煮的帆立貝,生食帆立貝非常鮮甜,肉質肥厚,口感帶點creamy;熟食的話,可嚐到肉質緊實,特別推介牛油燒青森帆立貝,香氣四溢!

 

千両主廚就特別揀選了當地的帆立貝,將這濃郁又豐富的鮮味帶回香港餐廳!

 

7月份在千両便可食到野邊地町帆立貝養殖場的帆立貝,吃貨們有口福了!

 

 

 

晴朗的天漫步在一望無垠的稻米田算不算是一種浪漫?(小心風很大!)眼前這片肥沃的土地,就孕育著國內外深受食客歡迎的Masshigura (まっしぐら) 。

 

五所川原市的稻米田

 

日本白米形狀飽滿,晶瑩剔透,香氣撲鼻,僅僅是單食,都已經是一件奢侈的事!

 

原來千両多年來都是採用青森縣出產的Masshigura米,加入日本醋製成壽司米,以「江戶前」手握壽司手藝,呈現正宗日本壽司的滋味。主廚還建議,新鮮的手握壽司最好在30秒內立即食,以免錯過醋飯最佳的「肌膚溫度」。

 

青森特產目張魚,魚肉嫩滑,今期必試!

 

魷魚壽司

 

在青森魚市場觀摩業內人士的競投,也頗為有趣。滿眼望去全是海鮮,當中長身的魷魚頗受歡迎,眨眼的功夫就被洗劫一空!而千両今次就將這款在當地很搶手的魷魚帶回香港,同場返港的還有目張及平目兩款魚類!

 

左:青森三點刺身;右:魷魚剌身

 

6月的青森晝夜溫差大,涼颼颼的晚上大家圍坐一圈食熱騰騰的鍋物,加上一啖香醇的清酒,一解奔波的疲累!

 

說到和食,就不能不提提清酒了。在當地著名的釀酒廠 —— 六花酒造株式會社,我們了解到釀製清酒的工序比想像中更繁複。而且他們數十年來一直堅持沿用最古樸傳統的製酒方法,以青森米打造屬於當地的特色風味。

 

青森縣特有的稻米品種「華想」,將其研磨到40%,經過低溫發酵,於酒窖陳釀,優雅香氣與米的美味調和成純米大吟釀。

 

 

當日試飲,這款蘋果酒確實有驚喜!由青森縣產的稻米釀成,在「割水」時加入青森縣蘋果汁,入口充斥滿滿的蘋果香氣,餘韻散發稻米的麥香,富有層次。不用羨慕,這款蘋果酒在千両亦有機會品嚐到!

 

 

隨行的翻譯說,「其實日本除了東京、大阪這些城市,其它地方都很鄉下的。」我想,在這個速食年代,或許「最緊要快」成為大部分人的生存及生活之道,而逐漸我們缺失了最寶貴的耐心。但當你來到這樣所謂的「鄉下」地方,彷彿尋回最簡單純樸的快樂與滿足(尤其是身處當地,點開facebook接受海量信息的時候,感覺既熟悉又陌生!),更重要是看到還有一種人,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

 

北洋硝子株式會社(玻璃廠)

 

純熟的手法,全憑多年經驗!

 

手工清酒玻璃杯,淡雅不俗。

 

一件完美的玻璃杯,從原材料混合、熔解、吹製、修飾再到冷卻,每一個步驟都不馬虎。

 

 

二刀刃物鍛造所(造刀廠)的第八代傳人吉澤剛正為我們示範高級料理刀的製作過程。

 

製作一把料理刀需要15個步驟,最快也要一日完成。見到吉澤先生還在沿用最傳統的打磨器,究竟是什麼原因令他如此堅持傳統的手工製法呢?

 

他說他們所做的刀不同於家用的刀具,多數是廚師們所用的料理刀。因為日本傳統的料理店對刀具十分有講究,而且一定要用手工打造的料理刀,這種堅守傳統的理念,也能夠令他們接收到訂單,讓這門技藝延續下去。

 

傷痕累累的雙手!

 

每年8月,青森縣便會迎來大型的「睡魔祭」,祭典中有超過 20座以歌舞伎、歷史、神話為題材製成的大型睡魔燈籠參與遊行。僅僅在睡魔博物館參觀歷年燈籠,就已覺得十分震撼。

 

睡魔祭燈籠的人物表情多霸氣兇狠,大型燈籠採用木製底座配合鐵絲、和紙製作,由專業手工藝人「睡魔師」繪畫人物、武士模樣。

 

圖中這位年近七旬的老者便是青森睡魔祭的第五代傳人千葉作龍,他由20歲入行到現在,將近一大半的人生奉獻在這項傳統工藝上!

 

千葉師傅平日裡會翻看各類歷史資料,從中獲取靈感,製作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燈籠。追求完美的他,總能從每年的作品中找到不足,下一年還要做到更好。也許就是這種盡善盡美的態度,成為他多年來堅持的動力!

 

完成一個大型的燈籠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千葉師傅從草圖到搭建雛形、上色仍然親力親為。

 

其實不僅僅是青森,日本的每個角落都傳遞著一種職人精神。那種「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認真去完成」的態度,那種一輩子只沉迷於一件事的堅持。對於本地傳統和文化,人人都好似背負著使命,正是千千萬萬的職人,抱著堅持不懈、默默耕耘的態度,用他們的力量保護當地文化,延續傳統文明,這也正是日本所吸引我們的地方吧!

 

特別鳴謝

千両

地址:九龍九龍塘又一城L1-19A號舖

電話:2813 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