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愈來愈多人投身加密貨幣圈,無論是大眾最早接觸到、市值最大的Bitcoin,還是成為熱門話題、由memes為名的Dogecoin,都開始愈來愈多人認識。不過要說近期最炙手可熱的,一定是加密貨幣圈和藝術創作圈扯上關係的NFT與加密藝術,因為它正於兩個圈子掀起一場革命性轉變!全球一眾藝術家與創作人遠如村上隆、Nyan Cat作者Chris Torres、歌手Grimes,到香港本地音樂人陳奐仁和攝影師夏永康等人,都紛紛開始參與體驗這門嶄新的科技。而在實體世界,內地還舉行了全球首個大型加密藝術展,至於香港也有公司開設了小型NFT加密藝術的展覽,可見加密藝術將愈來愈普及。
早前編輯就NFT和加密藝術的相關事宜,請教了場外交易所Coiner創辦人Priscilla(延伸閱讀《90後女生埋頭苦學投資 辦「太太教室」分享加密貨幣入門知識》),以下就來解構什麼是Crypto Art!
NFT全名為「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每個人手上的一粒Bitcoin都是等價且相同的。但NFT相反,每一粒NFT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存在,而且它是不能被拆分的,最小單位即為1。Priscilla指,NFT最大特質在於其不可互換性,「我們平常使用的法幣如HKD和USD是有可互換性的,可互換性意味著資產各個單位是可以互相替換且無法區分的,就如法幣每個單位都可以同佢等值的單位進行互換。例如,10USD可以同任何其他10USD進行互換,貨幣作為交換媒介必須要有這種特質,但這一個特質對於收藏品並不是一個有利的特性。」
一、區塊鏈技術防偽冒
、保障收藏者利益
由於NFT擁有不可互換性的特質,而且技術上區塊鏈會詳細加密存儲有關作品的詳細信息,包含創作者署名、交易歷史、歷任所有者等,故運用於藝術創作上恰好能夠作為一種「驗明正身」的方法,「由於網路上任何圖像、音樂都可以被無限複製,過往很難分辨真品與複製品之間的區別,但NFT會令到這類數位創作可以像現實畫作般有其身份證名,令到持有者可以真真實實向外宣告這作品真正的擁有權。雖然此作品都可以讓其他人在網上散開、複製並分享。但新一代收藏家更加傾向透過區塊鏈技術去支持,從而告訴別人藝術品真正擁有者。」
二、保護收藏品防止被篡改
Priscilla表示,「NFT有很多藝術品都可以證明其真偽,同時可以防止其藝術品讓人修改,比起現有實體收藏品更有保護作用。在近期更有一個特別需求,就疫情底下,大部份人更加傾向拍賣數位藝術,而部份藝術品更有機會因為某些名人擁有過而升值,拍賣中介機構更方便可以在轉手市場上收取其佣金。」
三、為創作者帶來可觀收益、經營新模式
NFT掀起一波藝術革命,激起一眾數位藝術收藏家的搶購慾望。3月11日美國拍賣行佳士得在紐約拍賣加密藝術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最終成交價6,934萬美元震撼藝術界。這一單交易亦都令原本並不出名的Beeple一夜間成為全球身價第三高的在世藝術家。Priscilla舉例指,「例如香港也有人將一個經典遊戲「小朋友齊打交」,透過NFT賣出幾十萬的收入,令到真正的藝術家可以更專心地創作。NFT的出現令獨立的創作者帶來一個新的經營模式,令到他們的作品可以在一個標準,或認受性高的平台出售去獲利。」
在適逢巨大的技術轉變上,NFT藝術還是許多隱憂,Priscilla分析有兩大問題,「本質上NFT是一種資產數位化工具並非金融商品,而NFT代幣是屬於功能型代幣、證券型代幣還是資產型代幣?因為不同定義的代幣背後所承擔的法律責任都不同,而每個國家的監管都有所不同。最大的問題就是每個國家都未有定義NFT代幣的性質,但這確實會涉及錢的交易;對於加密貨幣會不會易墮入AML (反洗錢法規) 都尚未有一個規範性的說法。由於NFT尚是新興的商品,故在發行與買賣上都有一個高風險與監管方面的問題。另外因為現時人人都可以將自己創作的產品放於線上售賣,沒有傳統的第三方中介去協助他們挑選產品,而部份投資者容易因為經驗不足,分不清所投資的產品是物有所值,還是物非所值。」
Priscilla對想要開始投資加密藝術Beginner提出一點建議,「建議一般新朋友,假設有興趣對NFT進行投資,必須清楚有關自己國家的法律,也可以上網研究哪些拍賣網是真實進行NFT交易。因為始終NFT尚新,有很多不法份子可能會透過此項產品進行詐騙,令到有心參與這個領域投資的新手蒙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