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房顫」(心房顫動)是指病人心房電流繁亂導致心跳時快時慢,節奏不平均的一種狀況。有些病人心跳可快至每分鐘150-180下。若長期心跳太快,病人除了感覺不適,容易氣喘、疲倦、頭暈等,久而久之也會導致心臟功能減退。而若心跳突然變慢,也有機會突然昏厥。

 

然而,房顫最危險的,是當心房功能受影響時,血液有機會在心房內的左心耳位置凝成血塊。當這些血塊隨血液流到身體各處,可造成堵塞,尤其流到腦部更可引致中風。就現時所知,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可以較非患者高出5倍!

 

如今治療房顫的方法林林總總,可因應每個病人的情況選擇。例如,若屬於偶發性房顫,可用抗心律失常藥減少房顫的發作;若屬持續性,則可視情況以體外電擊使心跳回復正常,之後再以藥物盡量維持正常心律,或直接用藥物控制心跳速度。假如有病人服藥後仍經常發作,也可考慮用「射頻消融術」,把心律不正的源頭清除。「射頻消融術」對於治療偶發性房顫成功率約70-80%,持續性房顫成功率約50-60%。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發病時間短於一年,心臟又沒有其他問題,射頻消融術的成功率會較高,所以及早就醫是很重要的。

 

在針對中風風險方面,則主要用薄血藥來減少血塊形成。醫生會先為病人做「房顫中風風險評估 — CHA2DS2-VASc」,以決定是否需要用薄血藥。萬一病人不適合服薄血藥(例如本身出血風險高),則可考慮接受「左心耳封堵術」,封堵了最多血塊形成的左心耳,降低病人中風的風險。

 

奚小嫻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