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中風」對大眾來說耳熟能詳,更是本港第四號殺手。不過能引發嚴重中風的常見心臟病「心房顫動」,由於症狀不明顯,不少人缺乏警覺,將胸悶、頭暈或氣喘等徵狀,誤以為只屬一般疲勞而已。心臟科專科醫生盧家業表示,心房顫動的可怕之處,在於引發中風危機相對一般人高出五倍,猶如計時炸彈,嚴重性可致殘障,死亡率亦相對提高。

 

血液滯留心房促成血塊

 

正常心臟必須有規律的跳動,才有效地將血液流動至全身,以維持生命,但心房纖顫是其中一種最常見心律不正疾病。心房位於心室上方,正常心房每跳動一下,心室便會跟著跳一下,靜止時每分鐘心跳60至100下屬正常。盧家業醫生形容,「心房控制心臟跳動,猶如划龍舟的鼓手,擊鼓時具備規律及節奏。」但心房顫動則令心跳加速或減慢,伴隨不規律跳動節奏,例如心跳每分鐘最高可跳動超過100至200下。

由於心房不正常顫抖,以致血液停滯,導致血流量不足,令患者出現疲倦、心悸、胸痛、胸悶或氣喘等徵狀。由於心臟無法正常排出血液,導致心臟內血液凝固成血塊,並流入及阻塞大腦血管,引致中風的危機。

 

嚴重中風半身不遂

心房顫動引發中風危機多屬嚴重性,曾有一位50多歲男患者,一入院已經出現嚴重中風情況,包括半身癱瘓及語言能力均受影響,需要經歷長時間復康治療始能回復,並需要服食薄血藥治療。該患者一直沒有察覺患上心房顫動,經中風後才診斷出病源來自心房顫動。

大多數人一直罹患心房纖顫而不自知,往往錯過治療時機。其實高血壓、甲狀腺、冠心病、心漏、心瓣疾病、動脈阻塞,甚至癡肥或睡眠窒息症等,均是心房纖顫的高危人士,一旦病發又延誤治療,可導致嚴重中風的風險,包括癱瘓麻痺、失去感覺、言語障礙、記憶喪失、吞嚥困難等,嚴重甚至致命。

 

心房顫動患病率隨年齡增長

 

由於心房纖顫能夠在任何時間發生,不少心房顫動患者沒有特定病發時間,病發頻率亦難以預測,少至一年才有一次,多則一天就有數次。但若然不及早確診及治療,不少患者出現心房顫動的次數,就會不斷增加,更有嚴重病例是恆常出現。

 

若要找到診斷方法,則取決於病發頻率。假若心房纖顫長期存在,只需要利用簡單的靜卧心電圖,便能檢測成功。若部分患者發病較為間歇性,則可透過簡單的24小時動態心電圖進行檢查及記錄,有需要時可佩戴數天至數星期,以捕捉間歇出現的心律不正。

 

藥物治療防中風

 

一旦確診,可透過藥物作治療,包括抗凝血藥(薄血藥),可降低血液凝結,形成血塊,減低中風機會。對於部分心房顫動病人,則有需要服食藥物減慢心跳,包括控制心跳頻率及維持心律規律。醫生會按照個別病人情況或是否有其他心臟疾病等,而作出藥物治療方案。

 

心房顫動的患病率一般隨著年齡增長,大概50歲以上為多,但隨著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膽固醇患者均有年輕化趨勢下,就算非患有先天性心臟結構疾病,有些年約30歲人士也患上心房顫動。盧家業醫生建議,35歲或以上人士,在恆常身體檢查中,加入心電圖檢查,而日常飲食上,必須奉行低鹽低脂低糖的習慣,每星期可進行5次帶氧運動,每次約半小時,及早預防患上心房顫動,減低患中風危機。

 

盧家業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