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本星期天氣終於轉冷,可以大模大樣食火鍋。不過香港應該是全世界最多人愛吃火鍋的地方,除了冬天會打邊爐,夏天要開住冷氣照打邊爐,BBQ時又要同時打邊爐,唱K同時都要打邊爐,連快餐連鎖店都要一年四季晚市供應火鍋,欲罷不能,「海底撈」來港開分店後就24小時都可以打邊爐!但是根據「大長今」養生大國韓國的理論,天氣冷不應該吃熱辣辣的火鍋,應該吃刨冰、凍蟹,順勢食療。養生專家亦認為,冷撞熱,最傷身!很容易吃出三種病。

 

專家:食火鍋小心食出三種病

 

第一種病:口瘡

 

80%人在吃火鍋時,會把熱到冒煙的食物往嘴裡送。可是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很脆弱,只能耐受最高50℃ 的食物,太熱就會燙傷口腔黏膜,可能當晚就會長口瘡。部分人吃一晚火鍋沒有事,一星期內吃到第三晚就出事,因為火鍋是燥熱的食物,累積就會上火。麻辣火鍋更易上火,留意。如想降火,可以在吃火鍋時飲菊花茶、雪梨水等下火飲品。想吃麻辣湯底,就要點個皮蛋芫茜湯在另一邊中和一下,用來灼菜。

 

第一種病:口瘡

 

第二種病:肚瀉

 

大部分人在吃火鍋時沒有理會食物是否熟透,只顧着海鮮灼得太透會靱,牛肉灼得太熟會老。如果是光顧快餐連鎖店,小鍋的鍋底只是微熱,不足以煮熟食物及殺死細菌。加上火鍋的菜會索油,過量油分與未熟透食物直達腸胃,再加上冰凍啤酒或汽水,攪成一堆令人肚痛肚瀉絕對合理。想減少肚痛肚瀉的機會,食物應熟透才吃。在家吃火鍋可以先將海鮮「飛水」。牛肉如果切得夠薄就可以夠熟又不靱。

 

第二種病:肚瀉

 

 

第三種病:痛風

 

現代人每天食到的食材多達200種,經常進食含「普林」高的食物(如啤酒、動物的內臟、菇類、貝殼類海產、過量的肉類),會出現「痛風」誘發「急性關節炎」。很多人在吃了一兩次火鍋放題之後,關節腫脹,以為是走路時扭到;如果塗肌肉或關節鎮痛膏也沒改善,好大可能就是體內尿酸過高,痛風發作。嚴重的會引至關節變形,成為慢性痛風。慢性痛風能令腎功能受損,並在腎臟或軟組織內產生結石。除了醫生配藥減低尿酸,最直接的方法是火鍋食材要簡單一點,吃菇鍋就不要加太多內臟,吃內臟就不要瘋了的吃肉;涮肉最好就是多吃菜多喝水,但要避免乾豆類、冬菇、椰菜花、菠菜及鮮露筍等蔬菜。

 

第三種病: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