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眾多心律不正病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非但影響患者生活質素,嚴重時更會危及性命,患者尤其要預防中風才不至引起大範圍的腦缺血。

 

心房顫動非長者專利

心臟分為上方的左、右心房及下方的左、右心室,心房會將血液泵入心室,再由心室將血液泵至身體各器官。心臟科專科張仁宇醫生解釋,好比混泥土車攪拌時突然停頓會令水泥凝固,人的心臟一天平均會規律地跳動10萬下,若因退化、遺傳等因素造成心房抽慉的韻律異常,導致心室跳動忽快忽慢便會影響全身血液循環而出現房顫。

 

房顫是長者常見的心疾,以65歲以上族群來說有69%人士患症,患者未必具明顯病徵,有徵狀者會感覺心跳紊亂、心跳極快,或因房顫誘發心血管病而致胸口痛;因心臟衰竭而氣促、腳腫、平躺睡覺會喘不過氣。除了年長退化,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衰竭、甲亢等問題人士也有較高患症風險。年輕人如果有結構性心臟問題亦可能演變成房顫,可見房顫並非長者專利。房顫可以是嚴重心臟病的預兆,需要正視與及早全方位檢查心臟功能。

 

房顫長時間未接受妥善治療,一旦患者心跳時快時慢時可能產生胸悶、心悸、頭暈、呼吸困難的不適;心跳經常過快,會造成心臟功能惡化或衰竭;心跳突然變慢,患者有機會昏厥。最要注意的,由於心房組織不正常放電使得心房難以正常收縮、擴張反而快速顫動,這時無法正常移動的血流若在左心房造成血栓,血栓再隨血液流出心臟便可能引起器官的栓塞,栓塞位置在腦部即是腦中風。由房顫引致的血塊凝聚體積往往較大,也較易阻塞大血管引發腦部大範圍的缺血情況,嚴重程度更甚「三高」導致的中風,這是預防中風被視為治療房顫首要目標之因。

 

欲控制病情 應長期服用薄血藥

治療方面,張仁宇醫生表示為了降低中風危機患者需長期服用薄血藥。中風風險低者可用阿士匹靈、氯比格雷等抗血小板藥;風險高者須用抗凝血藥預防血栓,傳統上經常處方的是華法林,而新式抗凝血藥近年也紛紛推出。另外,目前治療房顫的手術包括微創射頻消融術、冷凍球囊消融術,及較新的左心耳封堵術。由於左心耳易凝聚血塊,左心耳封堵手術可藉由靜脈導管植入堵塞器來封堵左心耳,防止大型血塊流至全身,對預防中風有理想效果。

 

因着房顫徵狀未必明顯,高風險者必須定期檢查心臟機能。檢查方式一般是心電圖,間歇性發作者可使用自攜式心電儀器記錄心律或接受24小時心電圖監測;對於相隔一兩個月才發作一次的患者,則可用黏貼於皮膚上或皮下植入的儀器長期監測心跳。生活上,應戒除煙酒並維持均衡飲食,房顫病情穩定後也要保持適量運動。

 

張仁宇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